元老級海洋生物 -水母
文、圖:劉澧澄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學員)
世界上有一種生物,較恐龍更早出現,有超過二百個品種,最小的像水滴,最大的可以延伸至一隻藍鯨的長度。你知道牠是甚麼?牠就是水母!
水母的結構很特別,有的像雨傘,有的像雲朵,有的像月亮,型態各異,彷如來自外星的生物。事實上,科學家相信牠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超過6.5億年,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在下文,我將會以以海月水母作為例子,向大家介紹水母這種生物。
圖 02:海月水母身體結構
圖 03:海月水母口部橫切面
圖 04:海月水母擁有獨特的生命週期
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是最常見的水母之一,幾乎在世界的每一個海洋都能找到牠的蹤影。海月水母的毒性很低,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由於牠們在水裡漂流得很快,故此科學家紛紛希望研究牠們為何以能夠高速前進?。
奧妙的身體
水母不像人類,既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但牠卻擁有獨特的感官方式,能檢測化學物質、具震動和觸摸的能力。水母身體95%都是水分,看似柔弱,但部分水母體內卻帶有毒性液體,目的就是要保護自己、進行捕食等。
在海洋生態的角色
水母和多種生物達成「共生關係」,例如:水母能為海藻提供保護,海藻則透過光合作用製造食物與水母分享。而水母死後經分解提供營養給予各種魚類享用,故此水母在海洋生態中具有重要價值。
追蹤水母
全球各處的海洋都可以找到水母的蹤影,在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記錄了在香港水域發現的六種水母,包括:海月水母、幽靈水母、巴布亞斑點水母、砲彈水母、海蕁麻和河水母。大家不妨在出海、去沙灘時多觀察,說不定會遇上這種元老級的生物。
水母螫傷
海月水母的毒性很低,但若果不幸被螫傷,可參考以下方法處理:
-從速離開水中;
-切勿徒手觸碰傷處,因為皮膚仍會殘留水母的毒螫或觸鬚,可能會造成二度螫傷;
-以清潔的海水冲洗傷處,勿用淡水或蒸餾水,因為可能會刺激殘留在傷處表面的水母刺絲胞釋出更多毒液;
-在熱水(水溫約為攝氏42度)中浸泡螫傷部位,以減輕痛楚;
-如果出現嚴重不適症狀,又或螫傷之處是面部或眼部,應立即求醫。
https://www.hkfsd.gov.hk/chi/education/ambulance_knowledge/jellyfish_stings.html
作者簡介 劉澧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學員) 現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就讀中六,從小對自然科學充滿興趣,對身邊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近年,積極參與和科學相關的課程,並在課餘時間修習課本以外的知識,裝備自己,希望未來可以為科研、科普工作作出貢獻。
|
曾刊載於《星島日報》小學校園報《陽光校園》(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