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撰文

資優生 提早接觸前沿量子科技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資優學苑)特別為具有卓越能力的資優生提供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加速超前學習項目,讓他們展現潛能,培育他們成為未來領袖,帶領創新研究。 

其中一個例子是由香港科技大學及資優學苑合辦、由教育局資助的量子計算課程。當一般中學生仍在埋首苦幹學習電腦基礎知識時,部分高中資優生已越級挑戰,研習大學階段才有機會接觸的量子電腦操作原理、算法、應用和相關研究,提早踏上科研之路。  

量子電腦的計算速度比傳統電腦快近一億倍。這項為期7個月的量子計算課程,包括量子計算理論、量子算法編程、小型專題研習和成果展示。在剛過去的2月,35位參加者展示了他們的畢業專案。其中兩位資優生分享他們的感受。 

中六的吳沛熹對電腦極感興趣,他曾擔任所屬學校電腦學會主席,近期他協助優化其學校的電腦系統,讓學生可以從校內網絡檢索過往的試卷。沛熹被量子電腦能夠同時間處理海量資料的能力震攝,「有別於傳統電腦的演算法,量子電腦的計算位元可以同時處於『0』與『1』的叠加態。課程讓我學習到量子計算背後的數學原理,在最後階段又進行了深入的專題研究。平日中學課堂更多傾向練習以固有方法解決問題,能在本課程提早接觸到大學裏『沒有標準答案』的學習模式,令我感到非常開心。量子運算可以破解加密資料,而在某些學科,例如化學模擬研究中,也能產出更準確的結果。我希望將來可以朝科研方向發展。」

同樣是中六的陳彥希對物理學非常著迷,尤其對量子物理感興趣。「這7個月的課程讓我非常享受,最難忘的是進行關於神經網絡 (neuron network) 的專題研習,其中涉及很多編程工作,但網上找到的編程資源未必能夠能直接套用,故此我需要參考不同版本、不同例子和不同資料來源,過程中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原本就喜歡物理,但參加了這門課後,我對電腦的興趣也得到了擴展,並引發了我對網上自主學習的興趣。我發現量子電腦的用途相當廣泛,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破解 RSA加密演算法有關,在生活的應用上有很多可能性。」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

曾刊載於星島日報「資優人語」(2024年3月)

 

更新日期: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