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撰文

創作科幻小說:傳承對科學的熱愛

近日,科幻小說《三體》引起廣泛關注,作者劉慈欣更於2015年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今期,筆者將向各位讀者介紹一位透過創作出科幻小說,傳承對科學的熱愛的資優生。他就是小六的資優學苑學員王爾騰,以《微英雄・救地球》一書勇奪第26屆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的科幻小說(小學組)一等獎。  

媽媽王太分享道,「爾騰從小就喜愛學習不同事物,展現出語言、科學和音樂的潛能。自兩歲開始他就喜歡閱讀與太空、宇宙有關的書籍,例如霍金與女兒合著的科普童書,還有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等,浩瀚書海激發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早於10歲時他已創作了兩本英文書:《A Tale of Multilingual Adventure》講述主角以各種魔法走訪不同國家,讀者只須掃描插圖上的二維碼,便可以聽見所到國家的語言;另一本《MicroHeroes’ Adventures: A Magnificent Journey in the Space》講述三隻微生物發現地球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決定展開太空冒險之旅,遠赴太空尋找資源拯救地球。今次參賽的《微英雄・救地球》正是此書的簡化中文版。  

小小年紀創作科幻小說卻絕不兒戲。爾騰的作品結合了生物、化學、天文現象等科學知識,再加上他的創意心思,親自設計和繪畫趣緻的角色和場景,將故事呈現出來。談到為何喜歡創作科幻小說,爾騰說:「平時跟人聊天,只可以同時跟一、兩個人交流,但寫作就可以跟全世界的讀者分享,受眾更廣呢!我喜歡創意發明,但我更喜歡創作科幻小說,寫作是很愉快的事情,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只要有靈感,放學可以寫,放假又可以寫,隨時創作,自得其樂。」 

大約三年前,爾騰成為資優學苑學員,在學苑接觸各種各樣的課程,其中天文、數學、科學課程給他帶來啟發,輔以更多深入的研究完成他的作品。他表示希望長大後,成為科學家,研發幫助人類的藥物或科技,並創作更多不同類型的科普書籍,引發讀者對科學的興趣。由於他喜歡音樂,故此構思在下一本書結合音樂和化學元素,盼能為讀者帶來新驚喜! 

期待爾騰透過他的創作繼續傳承對科學的熱愛,啟發更多年青人投身科學和創作的領域,為未來帶來更多創新和發展。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 

曾刊載於星島日報「資優人語」(2024年5月)

更新日期: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