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優教育學院夥英牛津大學培育資優 港資優中學生「越級挑戰」大學新研究 探討都市人失眠成因
(香港 — 2012年5月14日)香港資優教育學院與英國知名學府牛津大學合作,於剛過去的星期五(5月11日)假香港資優教育學院舉行科學講座,由牛津大學眼科部系主任、晝夜節律神經科教授福斯特博士( Dr. Russell Foster)講解其對「生理時鐘」的突破性研究,從而探討睡眠問題的成因及影響,吸引逾200名本地資優中學生出席。
是次講座主題為「生命的節奏-掌控所有生物日常生活的生理時鐘」,福斯特教授的突破性研究發現,人類眼部擁有第三類感光細胞,它們對光的反應,掌握了人類的生理時鐘、睡眠質素、荷爾蒙分泌,以及瞳孔收縮等。新發現有助探討睡眠的重要。福斯特教授表示,在一般情況下,人類均感受到24小時的天光及天黑,內在的生理時鐘根據相關訊號調節身體,以配合外在環境的晝夜變化。生理時鐘會預計人體在24小時的不同需要,預先調節相關的生理狀態,譬如說到了將要睡覺的時間,人體的溫度及血壓會下降,並感到疲倦;天亮時,人的新陳代謝則相應加快,以應付所需活動量。
透過有關研究,福斯特教授續探討睡眠對兒童成長及表現的影響,並進一步闡述睡眠與情緒低落、認知力及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如何息息相關。他指出,若人們忽略生活節律,將對健康或生活構成嚴重的影響,故他鼓勵都市人正視睡眠的重要性,「睡眠為複雜的問題帶來新的解決方案,而穩定的睡眠對精神病患者亦有著正面作用」。
福斯特教授又提到,研究過程並非想像般順利,勉勵學生要堅持信念,不要輕言放棄,「我們最初發現,即使因基因問題而視覺細胞受破壞的老鼠也能調節生理時鐘,故提出眼睛擁有第三類感光細胞的理論。不過,當時該論點的反對聲音十分大,不少人認為科學家在過去150年對眼睛的重要功能已有透徹的理解,故不認為有其他感光細胞存在的可能性。這些阻滯卻激發我們,最終證實老鼠及人類均擁有第三類感光細胞,證明了我們是正確的!」
參與活動的資優生「越級挑戰」,聽取大學程度的科學知識,並能與世界級學者交流,他們均表現雀躍,令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學生除了從講座中獲得科學知識外,亦藉著答問環節進一步了解福斯特教授成為專業研究人員的成功之道, 福斯特教授對學生的提問均耐心解答。
本科選修動物學的福斯特教授分享說,「曾想成為海洋生物學家,因為喜歡海邊的生活及游泳。但大學二年級時,有一堂做實驗的課,我們需要記錄蟲的眼睛對電的反應,自此,我對研究神經系統對光的反應產生興趣。」他寄語現場的資優生要對事物持開放態度,放眼世界,才能發掘自己更多的興趣。學生們對教授的分享感到十分可貴,並為享受了一個愉快而充實的學習旅程感到高興。
香港資優教育學院院長湯敏思博士表示,今次講座有助提升本港資優生對科學及研究的興趣,並讓他們親身感受國際學者的教學方法與風範,是一個寶貴的學習經驗。除了福斯特博士,學院過去亦曾邀得來自牛津大學或及其他世界級大學的學者教授學員,藉此為學員帶來新的學習體驗。
福斯特教授今次是隨同牛津大學校長漢密爾頓(Andrew Hamilton)教授到訪香港、北京及東京等亞洲城市。福斯特教授的研究橫跨視覺神經、生理時鐘及睡眠等範疇,當中最為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發現脊椎動物的眼睛擁有第三類感光細胞。福斯特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所成立的睡眠和晝夜節律神經中心,臨床驗證相關研究結果,並集中研究精神分裂症、躁鬱症、腦退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睡眠和生理時鐘紊亂的原因。福斯特教授為英國神經科學會(British Neuroscience Association)候任主席,並屢獲國際殊榮,包括2005年英國皇家眼科學院Edridge Green眼科學獎章(Edridge Green Medal from the Royal College of Ophthalmologist, 2005)及2001年美國科根獎(Cogan Award (USA), 2001),至今編撰逾140篇文章及書籍,最新著作為今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Sleep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湯敏思博士(左)代表學院感謝牛津大學教授福斯特博士蒞臨學院演講 |
學生們能與福斯特教授交流,均感到十分雀躍 |
部份學生於講座後繼續請教福斯特教授,希望能增進更多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