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撰文

透视网络潮语对孩子的潜在心理影响

网络潮语是社交的一个重要工具。若你能流畅运用,出口成文(潮语),即使未能即时变成潮人,起码也能够捉着潮流的尾巴,不致于被潮流「淘汰」。

 

网络潮语通常以具幽默感的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上一些正面及负面现象,若该潮语获得普遍人共鸣,很快便会在网络及实体社交中「爆红」起来。这份幽默感是值得欣赏的,因为幽默感是面对逆境的良方妙药。然而,家长们同时亦须留意,长期使用某些网络潮语或会对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即使资优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看个究竟。

 

「自肥可耻,但很有用」

源自真人实境节目《Error自肥企画》,而当中「自肥」一词其实早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已出现,是指以不正当的手段来为自己图利。由于电视节目深入民心,加上主持人搞笑亲民,很容易淡化了「自肥」的负面意思,甚至推崇了当中的「实用性」。若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探本溯源,不但能让孩子学习到正确价值观,更能享受到追溯文化演变的乐趣。

 

「R.A.P.」

起源于曾有网民将悼念用语R.I.P.(Rest In Peace)误打为R.A.P.,之后被其他网民嘲笑并引伸用作「抵死(活该)」的意思。如果孩子忽略了「抵死」一词其实包含了幸灾乐祸的心态,便会渐渐习惯漠视他人的苦难,容易忽略了同理心的重要性。

 

「MC」

「must can」的缩写,表示「必须可以」。这种充满决心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会造成没有商量余地的心理压力,不利人际互动。事实上,现实生活里充满不能控制的状况,「MC」心态不但会令自己不快,亦会在与人合作时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引导孩子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面对生活不同处境。

家长有何应对策略?

孩子大都喜欢钻研及从多角度分析事物,亦较接受理性及逻辑的沟通方式。因资优孩子往往具备较高的语言敏锐度、模式识别力及语言运用能力,他们学习潮语可能会比一般孩子更易、更快、更有创意,甚至更幽默。同时,因资优孩子追求完美的倾向较高,他们可能担心是否能完全准确运用潮语而有较高的焦虑感。

 

在处理网络潮语的议题时,家长可循以下过程来与孩子进行理性沟通:

  1. 宜避免说教或直接否定孩子,应先认同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强大的逻辑理解和语言分析力
  2. 再协助孩子平衡语言运用的「创新」与「适切性」,藉以培养他们的社交智慧
  3. 与孩子一起探讨文化议题,包括潮语的来源、演变及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4. 与孩子一起探索不同处境中更具建设性的语言表达方式


延伸阅读:培育资优生:家长如何与资优子女相处?

-----------------------------------------------------

撰文:香港资优教育学苑临床心理学家 刘继璋博士

部分内容曾刊载于TOPick(2025年3月7日)

更新日期: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