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平常心
星岛日报「资优人语」(2020年4月)
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欧美确诊个案不断攀升。部分留学生回港避炎,部分决定留在当地,其中包括学苑的校友。
二十三岁的谭博文为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物理系博士生,他指出自三月中起,费城居民开始感到害怕,食肆只接受外卖,非必要业务例如书店暂停营业,城市运作逐渐停顿,而他亦暂别校园,开始在家工作。口罩短缺,加上戴口罩会受到歧视,博文表示会尽量留在家中,去超市那种人流密集的地方才敢戴口罩,同时亦会用消毒纸巾包裹购物篮把手,保护自己。
疫情以来,博文略感惋惜的是今年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 ( APS March Meeting ) 在开幕前两天紧急煞停, 使他错过这个云集全球一万二千人的物理界盛事。可转念一想,博文打趣地说,「为期五天的会议幸好没有举办,否则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流想法与病毒的场所。」尽管疫情对全球带来重大冲击,对于热爱研究的他影响不大,博文说,「只要有电脑、有纸、有笔,在家同样可以进行研究;只要适当储粮,仍有饭吃。况且,若要乘24小时的飞机返港,感染的风险可能更高。」
二十七岁的曾嘉铧为荷兰国家亚原子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和研究员,居于海牙附近。在一月份,他的危机意识经已启动,开始购入昂贵的口罩(接近三百港元一盒共五十个)寄给香港的朋友,及至三月份口罩缺货,要香港的朋友接济。害怕受到歧视,加上荷兰设有禁蒙面法,直至荷兰确诊人数升幅与意大利一样,乘搭火车时才开始戴口罩。
嘉铧说,「荷兰政府没有面对大疫症的经验,做得不太理想,太迟公布防疫措施,在三月才宣布学校停课、关闭餐饮、运动和娱乐场所至四月初,呼吁大家在家工作。最新的措施是出门与人保持一点五米的距离,荷兰人倒是相当守规矩,十分合作。」
嘉铧指出,疫情对他最大的影响是不可以到外边吃饭。在家工作有时会有些闷,但他倒是喜欢留在家中。为着员工的社交心理健康着想,所属机构设有虚拟叹咖啡小休时段(coffee break),着大家用Zoom一起叹咖啡,此举反映荷兰人注重身心平衡的生活态度,真的有闲情!疫情迫使嘉铧思考死亡,提醒他把握光阴做有意义的事。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院长吴大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