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优教育政策之建议
资优教育政策之建议
──在学苑服务了六年半后的感想
作者:吴大琪教授
背景
在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学苑) 担任院长六年半,在返回香港科技大学重执教鞭之前,我有责任就未来香港资优教育,记下我的想法和建议。
我尝试将自己定位为独立观察员(这个当然不太可能)。对于一个过去15年一直观察香港资优教育发展的人来说,希望我的经验对那些愿意接受挑战,承担香港进一步发展资优教育接的人士有帮助。 本文介绍的一些想法在资优教育领域已经流传多年(下述第(一)点),而其他则反映了较近我在全球范围内观察到的想法(第(二)和(三)点)。
鸣谢
在过去六年半的学苑生涯,我得到各界的支持,与他们进行讨论,砥砺琢磨,激发思想火花,在此我衷心的感谢他们。
要多谢的人太多,名单亦太长,抱歉未能尽录。我要感谢学苑许多前任及现任董事局成员的支持和鼓励,包括陈嘉琪博士、林润富先生、蔡永忠先生、劳池文慧女士、刘慧卿女士、林晓锋先生、康陈翠华女士、刘国良先生及梁兆强先生; 其他同工包括雷切尔.索曼(Rachel Zorman)教授、Jonathan Plucker教授、 卫炳江教授、周敬流教授、周伟立教授,吕大乐教授、李丹教授,刘启汉教授;和我好友林永和医生和Jon Goldstein先生。
感谢杨润雄先生和史维教授的鼎力支持,让我可以离开科大,有这么长时间出任学苑院长。我还要感谢所有学苑同工,过去数年为学苑创新发展作出贡献。还有陈沛田先生及其后由吴凤娴女士领导的教育局资优教育组的团队;由黄金耀博士带领学苑新的高级管理团队,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当然,我要感谢我的太太郭满玲女士,在她全力支持下,让我可以在学苑探索历奇, 尝试不同的想法。
对于不熟悉资优教育基本概念的人士,我写了「资优教育导论」刊登于学苑网站「资优洞见」平台,或有助你浏览本文。
导言
香港的资优教育:机遇与挑战
香港的资优教育采用具包容性教育理念的三层模式架构──所有类型的学生都应或多或少地经历相同的基础学校经历。多样性的学习应主要在课堂上处理,除了非常特殊情况(有天赋的学生或极端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外,这些情况由学苑或其他特殊学校提供的校本抽离式课程支持。
在下文,我将概述过去十余年观察香港资优教育的主要挑战和机遇,并讨论在未来十余年我们预期会出现的新挑战。首先,我将从香港资优教育现时面对的挑战/机遇说起。
1) 资优教育从业员缺乏职业发展途径:资优教育作为香港教育体系重要部分之一,在目前的资优教育政策中未有得到明确认可。
当资优教育工作者被问到他们面临最大挑战/困难是甚么时,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资优教育和特殊教育需要与政策之间存着巨大的鸿沟,以及教师在学校的机会。 特殊教育被视为一般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资优教育被视为「具选择性项目」。 差异体现在教师培训中,职前教师毋须接受资优教育培训,但特殊教育需要(SEN)却是教师培训必修的科目之一。 此外,不鼓励/奖励大学开展资优教育的研究或为中/小学的(特殊)资优学生提供特殊课程。 缺乏对资优教育的有力、明确支持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 香港教育工作者基本上不了解资优教育或人才发展/人才培育的最新研究发展(*)。而大多数可供教师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20至30年前的教育研究编撰而成的。
- 由于缺乏清晰的职涯路径,令到较少年青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愿意投身资优教育行列,为培育下一代作出贡献!
(*)有关资优教育的介绍以及资优教育与人才发展/人才培育之间的关系,请参阅「资优教育导论」附录。
2)卓越差距:缺乏系统化政策用以识别和培养来自低收入家庭的资优学生。
将资优教育视为「具选择性项目」的结果是,我们没有资优教育政策系统化地识别和培养资优学生。倘若现行学校体制可以满足资优学生的需要就不会有问题。然而,在过去的数十年,由于「卓越差距」的问题,令到许多国家的资优教育政策受到质疑。
所谓「卓越差距」是指来自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学术或工作表现方面达到最高水平的比例上的差异。人们发现这种「差距」自小学开始出现,随着学生升上中学、大学及其后的学习扩大。全球都观察到(**)形成这种差距是因为相较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较少机会(或意识不到)资优学生可以参加高质素增润或学术课程,而这些课程会促进他们的发展。
研究发现「卓越差距」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形成(8-10年级),随着学生在10-20年的成长日渐拉阔(**)。这反映出一个事实,即传统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不足以预备我们的学生迎接21世纪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处于更不利位置。
(**)参见参考文献[2-4]。 不幸的是,在香港似乎没有系统化的研究「卓越差距」。
解决此问题的建议是从小学阶段开始,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资优学生提供有系统的政府资助资优教育(或人才培育)课程。由于缺乏明确的政府政策或沿着这方向发展的意愿,目前是难以实践这个理念。
3)21世纪的能力和STEM: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人们对21世纪能力的重视反映出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不足以装备让学生有相应的技能在21世纪大展拳脚。 随着STEM的兴起,情况变得严重。STEM引入了新的,不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并要求学生有激发自我赶上这些变化的能力。这是全世界教育界面对的问题,香港也不例外。
21世纪的能力(+ STEM)强调(实践)创造力,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以及发展学生的软技能和自我激励心态。 这与当今主流学校教育恰怡相反,后者强调教授特定领域知识。 我们现在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力需要在具支持性的环境之下,配合极强的个人动机、个人软技能和成长型心态,才能展现出来。而培养这些技能需要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方法。 因此,必须开发新的学习材料和创造学校环境,并且必须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训,了解新学习材料和学校环境如何促进学生学习21世纪新技能。 这是相当困难的挑战,因它涉及改变大量教师的思维方式/心态。
一项可行改变教师心态的长期方案,是鼓励教师学习和设计21世纪能力的新教材和教学方法研究,并在国际会议或教育期刊上发表其工作,也就是说我们鼓励老师通过研究和创建新教学方法主动地学习,而不是通过常规的课堂被动式地接受培训。不幸的是,这是一项长期方案,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培训大量拥有这些特质的教师。
面对这项困难,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建议我们首先在专门化的资优教育机构、STEM或艺术学校等发展及试行21世纪能力(+ STEM)教育课程。 在香港,学苑是理想不过的试点,我们透过与大学协作,开发和尝试推行这些新的教学模式或课程。
教育的策略性方向?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香港在制定长期教育政策时是否应从策略上考虑香港的独特需要。 例如,我们是否应该特别投资量子信息/技术、5G、人工智能或智慧城市等领域,这些领域将成为未来二十年大湾区的发展重点。香港现行的教育制度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接触这些先驱性、瞬息万变的领域。 这就解释到,为何许多国家为少数的目标学生,设立特别的STEM学校。 在香港,我们的问题比较严重,因为矢志在科学/技术领域学习/工作的尖子不足。
4)一群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和学苑校友愿意为资优教育作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学苑与本港大量来自不同领域,经验丰富的顶尖专业人士建立了牢固的关系,他们愿意担任学苑学生师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课程导师,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带给我们的学生。 我们的校友的情况亦相仿。 这些充满热诚、经验丰富的人才,形成了人才库,愿意为教育作出贡献,成为香港推行资优教育或人才培育策略最强大的资源。
建议
我的建议来自上述观察。假设现时香港的资优教育三层模式保持不变,建议进一步加强资优教育,作为香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 制定全面的教育政策/策略,支持本港长期持续的资优教育发展,并为所有教师提供系统化的资优教育培训。
- 以系统化的方法识别来自低收入家庭的资优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支持。
- 通过鼓励大学和学校在人才培育和资优教育进行应用研究,特别是与STEM教育和21世纪能力相关的实际议题。
- 我也建议为香港的未来教育体制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检讨未来香港教育制度的策略性方向(包括设立特殊的STEM资优教育课程或特殊的STEM学校)。
具体来说,我建议:
- 应制定一项有关资优教育的总体政策。
- 向所有职前和在职教师提供资优教育的基础培训。
- 教师在开发/促进基于学校资优教育课程方面的努力得到认可和奖励。
- 在整个资优教育政策之中,学苑和大学在整体教育的角色得到认可和鼓 励。
(通过以上政策,我希望能为学校和大学界别的资优教育培育新血,令香港的资优教育可以蓬勃地继续发展。) - 应制定解决卓越差距问题的政策,对低收入家庭的资优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识别与支持。
(说得公道一点,香港在处理卓越差距的表现已做得相当不错,富裕家庭和穷困家庭之间的卓越差距较大多数国家来得窄。但是,这种差距存在,若不及时处理,将会成为香港的社会问题。(请参阅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2018)!) - 建议制定政策,鼓励大学学者和教师进行应用教育研究,开发/测试STEM和21世纪能力、卓越差距、资优教育和人才培育的教材和方法。
(重要的是,鼓励教师在区域/国际教育会议和/或教育期刊中报告其研究结果,与他们熟悉的圈子以外的教育工作者进行讨论,使教师明白并了解目前香港教学实践的弱点。) - 应该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研究在未来的香港教育体系中,教育的策略方向,是否应配合未来城市的需要。;倘答案是肯定的,在接下来的十年应该针对的教育领域是甚么,如何实施这些特殊教育措施,包括,例如,建立正式的特殊STEM资优教育课程或STEM学校。
当今香港面临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缺乏愿意委身于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学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在有针对性的STEM领域中建构一些长期的、有组织的资优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由大学专家、业界内的专才和中学的STEM教育专家共同设计,以便:- 该课程获大学认可,或至少课程中的某些科目获相关大学院系认可为等同于文凭试的资历。
- 这些课程得到相应行业的认可。
- 这些课程可以为中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成为切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
- 这些课程可以由学苑或在STEM教育方面理念相近的机构一起推行。
参考数据:
[1] https://www.hkage.org.hk/b5/publications/geinsights/a-brief-introduction-to-gifted-education
[2] Grissom, J. A., & Redding, C. (2016). Discretion and disproportionality: Explaining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high-achieving students of colour in gifted programs. AERA Open, 2(1), 1-25.
[3] Plucker, J. A., & Peters, S. J. (2016). Excellence Gaps in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4] Rambo-Hernandez, K., Peters, S. J., & Plucker, J. A. (2019). Quantifying and exploring elementary school excellence gaps across schools and time. Journal of Advanced Academics, 30, 383-415. https://doi.org/10.1177/1932202X19864116 Available at: https://link.growkudos.com/1pclxnsod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