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撰文

新常態: 綫上教學各出奇謀

星島日報「資優人語」(2020年9月)

隨着本港新冠疫情緩和,教育局宣布中小學及幼稚園將起於九月二十三日起分階段復課,學童引頸以待重返校園的日子終於來到。但正如早前專家預測,步入秋冬本港有機會出現第四波或第五波疫情,屆時師生們或需要回歸綫上學習模式。

事實上,為了應對反覆的疫情,各國各地各出奇謀,在美國National COVID-19 Outdoor Learning Initiative建議把室內課堂移師戶外,他們牽頭組織工作小組,制定全國性的戶外學習框架、策略和指引,讓學童在戶外空間相對安全地復課。在丹麥,為了減低社交距離的風險,政府下令預留社區公園作幼童上學之用,此外,酒店、銀行、會展中心、博物館及圖書館等均可備用上課。但香港地少人稠,恐怕難以實行。

儘管受到土地空間的限制,但只要心態改變,創意就能釋放,馳騁於廣闊的心靈空間。自二零一六年起,學苑與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及教育大學合辦「Thinking Like a Scientist - Project Eureka」 科學思維啟蒙計劃,透過探究式學習,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養。今年八月,在科大及教大的大學生帶領下,小學學員探索聲與電的科學原理。負責統籌的大學生指出,他們原先計劃是透過面授課程進行科學實驗,故此一等再等,盼疫情放緩,才推出活動。但經多番考量和掙扎,最終突破固有思考模式,改以綫上教學進行,效果出乎意外地好,學員能完成實驗,享受採索知識的過程。

究竟綫上教學模式怎樣教小學生進行實驗呢?導師發揮創意,採取符合現實的策略,於綫上指導學生進行實驗:一、構思生活化實驗,讓學員DIY製作喇叭,探索聲與電的原理;二、克服遙距學習障礙,郵寄實驗材料給學生;三、縮短課時,原先三小時的工作坊,分拆為兩節個半小時的活動,讓學員能夠集中精神學習;四、師生比例,原先兩位導師教三十六名學員,改為四位導師,每位負責教九名學員,每組有一位助教協助觀察,支援學員進度;五、遇到困難時,導師會先透過鏡頭了解學生的情況,嘗試指示學生解決問題,必要時才請家長即場支援學生。

今天有份參與是次計劃的一位大學生已投身教育界成為中學教師,且看她能否把學苑學到的經驗應用在學校教學之上。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教授

更新日期: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