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卓越發展 情意教育不可缺
(香港—2016 年 10 月 25 日)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研究部於 2016 年 3 月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向逾 500 名曾經參加資優學苑 2015 年課程的中學生學員及校友進行調查,了解學員及校友對資優學苑課程及服務的滿意度及學習成效。電話調查以隨機抽樣形式進行,當中 302 名中學學員及 199 名校友作出回應。結果發現, 大多數的學員及校友對整體課程及服務感到滿意。此外,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學苑的課程和服務能夠幫助他們擴闊視野、提升個別學科或範疇的知識及深化個別學科或範疇的興趣。
而在學術成績方面,近 6%的校友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或以上取得等級 5**成績,而大學畢業的校友超過 3 成入選優秀生名錄﹙Dean’s List ﹚或獲一級榮譽﹙First Class Honour﹚,成績令人鼓舞!不過,調查亦指出,學員及校友對學苑在社交技能﹙例如:溝通及社交技巧、擴闊社交圈子﹚和個人成長方面﹙例如:幫助規劃將來、提升領導技巧﹚的幫助滿意程度略遜。部分學苑資優學員及校友更認為,近年沒有令自己感到自豪的成就﹙詳見簡報﹚。有鑑於此,資優學苑認為須進一步發展情意教育。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吳大琪教授指出,「資優學苑意識到情意教育對資優生發展的重要性,自 2015 年起已積極為學員提供情意教育課程,而「1+1」親子小組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小組的對象是小學學員和他們的家長,此活動每年服務約 40 名學生及他們的家長,合共 80 人。我們認為情意教育最好可以從小做起,令到資優生的身心可以平衡發展,長遠來說更有效地發展個人潛能。此外,我們希望可以舉辦更多課程,讓更多學員受惠。」
資優學苑高級輔導主任冼可琳女士補充,希望藉著「1+1」親子小組提升資優生的創意解難能力,同時提供一個互動學習的環境,讓資優生與朋輩建立互助互勉的關係,有助提升社交、解難及溝通能力,以回應他們的學習及情意發展需要。家長亦可在課堂中觀察子女的學習模式及與其他資優生互動的情況,從而提升家長培育子女的實用技巧。
曾參加過「1+1」親子小組的小六學生徐子晴因觀察到婆婆有眼疾不能駕駛,再加上全球能源短缺,構思出以太陽能、屎能源(沼氣)作為動力,並運用腦電波驅動的「泡泡車」。子晴說,「此課程令我學到很多新事物,認識到很多新朋友,學懂創意解難的方法。而我好開心可以透過活動認識媽媽的內心世界。原來平日很少說話的她,是個很開心的人。」
總的來說,資優學苑希望在未來為資優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情意教育課程,讓學員在社交及情緒上得到更佳的培育,在學術及個人成長領域得到均衡的發展。
附件一
小六學生徐子晴觀察到婆婆有眼疾不能駕駛,再加上全球能源短缺,構思出以太陽能、屎能源(沼氣)作為動力,並運用腦電波驅動的「泡泡車」。 | 透過參加「1+1」親子小組,子晴更加認識媽媽的內心世界,促進了親子之間的溝通。 |
資優學苑研究經理馮子豪先生、資優學苑院長吳大琪教授、「1+1」親子小組學員子晴和跟媽媽及資優學苑高級輔導主任冼可琳女士合照。 | 「1+1」親子小組的學員作品豐富而精彩。 |
透過「1+1」親子小組,學員學懂創意解難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