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學習 — 淺談近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結果
我們如何學習 — 淺談近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結果
作者:吳大琪教授
I. 認知及非認知能力
一個歷久不衰的問題:甚麽令學生成功?
這是教育研究的一個長期研究重點。要回答這問題,先要知道學生要成功須具備哪些必需技能/能力,以及能否設計出適當的測試和培訓來發掘/ 培養這些技能/能力。智力測驗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它是個綜合的認知能力測驗,旨在識別哪些學生長大後,最有可能取得成就,成為成功人士。
智力測驗的效用和限制在我上一篇文章(「資優教育導論」)已有論述。總括來說,智商雖然是衡量整體成功潛力的良好指標,但還有其他強烈影響人類能否成功的因素,是智力測驗無法量度的。倘用公開考試成績代替智力測驗,亦會取得類近的結論。
自20世紀末起,人們逐漸了解到除了認知能力(可藉由智力測驗或其他综合能力測驗來衡量),學生還需要具備其他能力,方能達致成功。這些能力統稱為非認知能力或「軟」技能。從廣義上說,認知能力反映學生有效學習不同知識的能力,而非認知能力則是讓人能夠恰當回應群體中其他人,並與他們共同協作的能力。對非認知能力的系統研究始於20世紀後期。例如,下表所載為Digman(1990)對非認知能力的分類。
非認知能力 (Digman, 1990)
五大因素 | 傾向 | 非認知能力 |
經驗開放性 | 能接受美學、文化或智能方面的新體驗 | 想像力、好奇心、有新構思、喜歡刺激 |
勤勉審慎性 | 有組織、負責、勤奮 | 恆毅力、堅毅、延緩滿足、抑制衝動、有志向、以成就為目的、工作操守、自律 |
外向性 | 以個人興趣及活力為導向 (對外或對內) | 熱情、合群性、自信、活躍 (活力)、充滿熱忱 |
親和性 | 樂於合作並顧及他人 | 同理心、合作性、競爭力、循規蹈矩、同情心 |
神經質 (情緒穩定性) | 具有可預期及一致的情緒反應 | 焦慮、敵意、自我意識、脆弱、自尊、自我效能 |
非認知能力往往反映出我們根深蒂固的心態,在本質上跟認知能力截然不同。按現時所知,人類思維可以看成是由「思考」和「感覺」兩個部分組成(見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的《快思慢想》):
人腦的發展是由下而上的:
- 腦幹負責我們所有基本的必需功能(呼吸、進食、睡眠)。
- 建立在腦幹上的邊緣系統負責我們的(快速)反應和情緒,給予我們學習和記憶的基本能力,讓我們能夠很快適應新環境。
- 在邊緣系統之上形成的大腦新皮層,負責我們的理性(慢速)思維,賦予我們認知能力,以及選擇如何回應自己情緒、自我反思並對他人產生同理心的能力。
我們的感覺思維(大腦邊緣系統)是具有聯想性的、類別取向的、絕對化的和個別化的 — 早在思考思維(新皮質)收集到所有信息並權衡最佳行動之前,(大腦邊緣系統)就已對信息作出了反應。我們無法改變自己與生俱來的內置快速感覺思維,但却可以訓練自己的思考思維來回應及管控自己的感覺。這就是認知和非認知能力背後的神經學基礎。
II. 情意教育
培育「感覺」思維,使學生能夠在學校有效學習,是情意教育的宗旨。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學習數學、科學和英語(認知能力和知識)。然而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家發現,單單教授學生這些科目知識,不足以讓他們取得好成績。很多學生不能專注學習並非因為認知能力較低,而是因為課堂太沉悶或受到家庭問題困擾。很多公認為資質聰穎的學生也許因為缺乏學習動機,導致課業表現欠佳。情意教育正是由於這些問題催生出來。
情意教育與學生的信念、感受和態度有關。從個人層面說,教育工作者必須因材施教,例如,如何鼓勵學習動機低下或缺乏溝通技巧的青少年 — 溝通技巧不足有礙學生跟同學成為朋友,可能會導致他們成為欺凌者或被欺凌的對象。因此在這個層面上,教師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素養和自我激勵心態。要做到這點,教師可鼓勵學生建立個人學習習慣,或發掘可供選擇的眾多職業路徑。當學生設定目標並受到鼓勵去實現這些目標時,自我感覺將會提升;而在他們努力實現目標的時候,學業表現也會隨著進步,與同學的關係亦會改善。
從組別層面說,情意教育的重點在於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學校必須培養學生的人際智能,因為一個人要生活得宜,社交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考慮到情意教育的需要,教師會安排學生參與小組活動,讓他們學習尊重別人的興趣 / 意見,並結交朋友。
情意教育最後一個層面是全校層面。在課堂上培養學生之間的關係還不足夠。學校整體 — 輔導員、校長、教師以至其他同工 — 也必須營造關心學生的氛圍,讓學生隨時可以得到指導和支援。
可惜的是,過往香港學校課程的設計並沒有足夠關注學生的情意需求。面對當今香港學生抑鬱和自殺率高企的情況,人們已逐漸認識到情意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香港的(學校)教育體系也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情意教育的對象不僅限於面對有學習問題的學生。按現時理解,學生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情意心態。在任汝理(Joseph Renzulli)所提出著名的資優三環概念中,創造力和工作熱忱在決定資優學生能否成功方面,跟智力(用智商來衡量)同樣重要。這是頭一次有學者正式提出:學生心態是培育(資優)學生的一項重要因素。時至今日,不少學者已朝這個方向下了不少功夫。例如,卡蘿·德威克(Carol Dweck)有關成長心態以及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有關恆毅力的著作,都是研究學生需要具備哪些情意心態以達致成功的著名例子。另外還有更多有系統的研究,關於非認知發展如何影響學生整體學習。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則是全港首個把情意教育納入資優教育課程,作為一個基本組成部分的教育機構。
在我下一篇(最後一篇)文章,我將會談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體現強調非認知能力(或情意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下一代掌握21世紀技能,以及推行STEM教育等元素。